我國磁選設備的研制起步較晚,大都經歷從仿制到自行研究設計、自行制造這樣一個過程。近年來,我國磁選設備研制進展很快,在提高分離精度、提高單機處理能力、擴大應用領域方面都取得了技術水平較高、應用效果較好的科研成果。
1、弱磁選設備
1.1磁力滾筒
強磁性礦物的預選主要采用磁力滾筒,磁力滾筒有電磁和永磁兩種。近20年來,永磁磁力滾筒發展較快,其處理粒度上限已從75mm發展到350mm以上,組成磁系的永磁材料已從鐵氧體發展到采用部分稀土釹鐵硼磁材組成的復合磁系,采用全釹鐵硼磁材組成磁系,因而使磁力滾筒的技術性能不斷提高,選別效果不斷改善,適用范圍不斷擴大。
國外研制大型磁滾筒的國家為數不多。瑞瑞典薩拉公司研制的磁力滾筒有速度可調的,不同直徑的、不同場強的、不同磁極的,用戶可根據流程要求進行選配。最大滾筒直徑達1500mm,處理物料最大粒度為300mm。美國埃利茲公司研制的磁力滾筒采用永磁—電磁復合磁系,滾筒直徑1800mm,筒長2000mm筒表磁感應強度250-260mT,處理能力500-600t/h,入選粒度上限350mm。這種復合磁系磁力滾筒的優點在于有較高的磁場強度,取得更好的選分效果。
1.2筒式磁選機
目前磁鐵礦選廠日趨采用細碎選礦工藝,將入磨礦物碎到-12mm左右,礦石經細碎后雖有10%-30%可拋除脈石礦物,但由于常規干式磁滾筒不能有效分選含較多粉、泥和有一定水分的細碎礦物,而常規濕式磁選設備又不能適應該預選時礦石具有的顆粒粗大,易沉槽堵塞等特點。為解決這個問題,國內研發除了針對細碎磁鐵礦預選的筒式預選機,較有代表性的有北礦院的BKY型預選機和隆基磁電的LCTY型高效預選磁選機。BKY型預選機分選區磁場強度較高,礦物在給礦斗中實現分層吸附、高礦液面大包角磁系形成的選別帶長,可使磁性鐵回收充分,大間隙順流槽型使粗粒脈石礦物不產生沉槽堵塞、前后溢流都有脫泥作用,可使已解離的粗細粒脈石礦物拋除徹底。
CTG型磁選機是北礦院研制的粉礦干式磁選機,其工作原理與磁滑輪基本相同,它用于選別細粒的礦粉,對于5mm以下的粒級已解離部分,品位提高很多,用CTG型磁選機進行預富集后,精礦可以直接進人球磨機。
2、強磁選設備
2.1JGDG新型強磁選機
JGDG新型強磁選機由酒鋼研制,酒鋼選礦廠采用JGDG新型強磁選機處理堆存的20-4mm粉礦,經一次干式強磁選選別,獲得的精礦品位較原礦提高3-4%,回收率達93-94%,拋除含鐵12.5%的尾礦產率15%。將該機用于鏡鐵山鐵礦預選,可拋棄產率13-15%的尾礦,使入選鐵品位提高2-3%,每年多產精礦14萬t,獲利220萬元。
2.2YCG系列粗粒永磁輥式強磁選機
YCG型粗粒永磁輥式強磁選機是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院于2002年研制成功,其具有輥徑大的特點,輥徑最大可做到600mm,有利于提高入選礦石粒度,采用高性能稀土釹鐵硼磁材與純鐵導磁材料組成擠壓磁系,磁輥表面磁感應強度高,磁性能穩定,不易退磁,該型磁選機是處理粗粒弱磁性礦石較為理想的設備。鞍鋼某礦業公司利用YCG-350×270mm半工業樣機對產出的貧赤鐵礦進行了拋尾試驗,經過一粗一掃,可以拋掉產率8%的尾礦,所拋尾礦的鐵品位為10%,精礦中鐵的回收率為97%。
結束語
盡快實現鐵礦選礦過程的信息化以及自動化已經成為普遍的發展趨勢,同時,隨著其它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型技術、設備、傳感器以及自動控制等越來越多的應用于鐵礦選礦過程,這些,正是提高選礦質量和礦物有效、綜合利用必有之路,相信隨著各行業的發展,鐵礦選礦自動化技術必將得以迅速提高,為我國經濟的發展、產生綜合效益帶來不可忽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