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鐵礦的埋藏深度很大,地表甚至沒有露頭。最初是通過地面磁測的方法發現的,后來經過鉆探,卻只發現了一條鐵礦體。而通過對磁測剖面曲線的分析,結果顯示在這條鐵礦體邊部,應該還存在另一條鐵礦體。為了進行驗證,在磁異常的頂部采用了MT 法進行勘察,發現了另一條低阻帶,經過判斷應該就是要尋找的那條鐵礦體。而后,通過坑道驗證了判斷結果的正確。
由于該鐵礦體是產于黑云磁鐵變粒巖當中,夾蛇紋石化白云石大理巖,受到了嚴格的層位控制,因此礦石的品階很高。由于鐵礦體與圍巖的電性差異很大,因此其在MT 測深剖面反映出了低阻的特征。同時由于鐵礦體是分布在河流旁邊,水系發育,因此MT 測深剖面在淺層的反映也為低阻特征。整個礦體呈層狀和似層狀的分部,東西向展開,地標控制長度約為400米左右。通過MT 測深剖面可以發現,第一條鐵礦體向下延伸的較大,二第二條鐵礦體向下延伸的十分有限。
通過鉆探結構和MT 測深驗證和比較,發現實際鐵礦體的傾角比較小,而所測的電磁異常比實際反映要寬。由此,我們能夠看出,在高精度磁力測量測定的磁異常區域,進行MT測深,能夠對磁異常進行定量與半定量的解釋,對鐵礦資源的估算較為準確。